聚焦成都智慧社区从“治”到“智”的突破 让社区治理更“聪明”
近日,成华区青龙街道智慧社区小程序上线,作为青龙街道8个社区中先行先试的致强社区也优先开启了智慧生活。同时在杉板桥社区,部分独居老人的卧室门口安装了一枚运动传感器,床头还安装了一键呼叫器;在青龙街道青秀城小区,居民进入大门已经不需要拿出手机扫健康码了,人在走过去的瞬间码已查看;在同德社区,会乐器会舞蹈的你就可以发布体验课程,邻居就可以发展成为客户……越来越多社区智慧应用场景正在延伸到居民小区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5G等前沿技术嵌入基层治理,带来的是更聪明的治理和更精明的服务,并夯实智慧蓉城建设的底部支撑。
应有尽有
社区情况一键知晓
青羊区府南街道同德社区居民王蓉是一位二胎妈妈,想着可以让孩子们多参加点日常活动又可以挣点零用钱,场地怎么来?客人怎么找呢?
“拿出手机,进入同德社区微信公众号,从公众号跳转到乐享同德小程序,可以一键预约社区场地,一键发布活动信息、报名链接都解决了。”通过乐享同德,王蓉已经成功举办了好几场亲子陶艺课,不仅扩大了自己的交友圈,也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服务。
乐享同德小程序就是同德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承载,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服务网。生活地图让居民对社区情况一键知晓,哪里有什么商家都在地图上清楚标识;社区喇叭是专门发布社区公告和财务公开的;活动坊里有针对小朋友和老年人的各种活动,居民也可以自己发布活动;活动空间预约、生活缴费、办公咨询等应有尽有,还有一个极富特色的“孃孃”,居民可以语音咨询孃孃各种问题。乐享同德上线仅三个月,浏览量达48万人次,智慧发布310条便民信息,通过掌上活动坊开展社区活动26场次,智能小事通在线办理事项28件,线上自动答疑2398人次,居民通过线上完成社区空间预约使用65场次。
老百姓喜欢用,这正是社区党委书记彭超最乐意看到的。“我们社区工作其实就是做群众工作,智慧社区也必须是问题导向的,要接地气,是群众摸得着用得上的智慧场景。”彭书记说,现如今有一个明显的感受,无谓的咨询少了。现在居民办什么事都可以提前在小程序上查看,上面需要带什么材料、怎么办理讲得非常清楚,来一次就可以办理完成。作为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智慧科技型社区,同德社区按照聚资源、精服务、联人心、享生活的理念,已经建立起了邻里圈、志愿圈和包含社区商业、社区匠人、社区合伙人在内的乐活圈,实现了从物联网到“人联网”的转变。
数据互联
基层治理更加轻松
谈到智慧社区建设,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党委书记刘平对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经历如数家珍。“2017年在街道的牵头下我们就做了一个事件上报处理系统,就是我们的1.0版本。”刘平笑着回忆说,这可以称为手持平板治理阶段,方法还是学来的。这个1.0版本就是给每一个院落小组长配备平板电脑,由他们将院落里的事流动上报,并在程序上进行派单处理。“就仿佛一个社区版的12345平台,在主动收集民声诉求、提前解决治理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”刘平说,我们就乘势而上,做了向居民开放的APP,里面的功能事项增多。
致强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智慧社区数字平台
但是这个2.0版是不受待见的,“我们发现居民根本不愿意在手机上再多下载一个APP。”智慧社区建设中没有居民参与就是无源之水,所以现在的3.0版本变成了小程序,只有大家一块玩,数据才能跑起来,系统才有生命力。
3.0版本在街道的统筹之下进行基础模块架构,在一个小程序之内实现辖区内8个社区的自由跳转,致强社区作为先行先试,已经实现数据录入和工具设置,呈现出一个居民端的智慧致强服务体系和一个PC端的智慧致强治理体系。“这个平台直接连接区上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,实现了社区—街道—区级平台—市级平台的衔接。”青龙街道党工委书记石杰说,只有基层的数据更准确更高效,智慧蓉城的大数据才更有价值。
对于社区书记刘平来说,基层平台向上级平台开放,带来的效果是具体的。“比如报网格数据,以前需要向44个平台录入数据,现在就不需要了,因为需要数据的单位可以从我们的智慧平台直接抓取,这就是减负。”刘平谈到智慧社区,满心欢喜。
这并不是刘平第一次尝到智慧治理的甜头。开发“指尖守望”智慧健康系统、派发电子“五色卡”,曾让致强社区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中一战成名。“一天之内申领了3600张电子卡,比传统的印制传单、张贴海报、敲门派发节约至少1周时间,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社区的财力投入。”刘平说,方便居民也方便治理的事,就是智慧城市应该解决的事。
搭建1个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,围绕社区治理、社区服务、社区安全、社区发展、社区党建5大板块,建设N类社区智慧应用场景,成都智慧社区建设“115N”整体架构的“N”正越来越具体可感地呈现在居民身边。
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
发表评论